随着我国的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对人们的健康构成了巨大的挑战。
“熬最晚的夜,敷最贵的面膜”
“吃最辣的火锅,配最冰的凉茶”
“啤酒加枸杞,冷饮配红枣”
正是打工人对自身健康焦虑情绪的体现。
这时候,体检就成了人们安慰自我的最后一道防线。
只要体检,很多人最怕的就是肿瘤指标异常。
而广大男性朋友都知道,只要查肿瘤指标,有一项是所有男性绝对绕不过去的
那就是前列腺特异抗原(也就是PSA啦)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改变了全球男性健康进程的指标。
PSA早期研究历史.
上世纪60-70年代是免疫学突飞猛进的一个时代。人体各个器官中众多抗原蛋白都在此期间被发现。PSA也是在此期间被发现的。有趣的是,PSA(当时还未命名)的研究更多的集中在精液中。当时,很多科学家希望研究精液中的蛋白,进而研究不育症或者为强奸案的法医鉴定过程提供帮助。
法医:“cue我?”
1970年,美国科学家RICHARD J. ABLIN在研究前列腺液中蛋白的基础上,将研究重点逐渐转移到前列腺组织中,并在正常,良性增生和恶性前列腺组织中发现了PSA的存在。
此后,1979年,WangMC在首次在前列腺组织中提纯了PSA蛋白,LAWRENCE DPAPSIDERO在1980第一次在血浆中检测到了PSA的存在。这些发现为今天的PSA检测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PSA是什么?
不少人都应该知道,PSA是英文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的缩写,翻译成中文就是前列腺特异抗原。于是很多人一看到PSA异常,第一反应就是前列腺癌。但其实PSA本身,并不是由前列腺肿瘤细胞产生的,或者说,不仅仅由前列腺肿瘤细胞产生。
PSA的本质是一种糖蛋白,正常情况下由前列腺导管上皮和腺泡细胞产生,分泌到前列腺管腔中,最终成为精液中的一种成分。男性朋友应该都有这样的经验,精液刚刚射出来的时候是很粘稠的,很像一团凝胶,过了几分钟(你居然真的会盯着自己的精液几分钟??)就会变稀,流动性增强。
精液离开体内刚开始之所以粘稠,是因为其中包含一些精囊腺分泌的一些蛋白,他们的功能正是使精液“凝胶化”,把精子围困其中。但是,总不能让精子一辈子都不闯出去和卵子相遇对吧?PSA正是扮演了将凝胶液化,从而释放出精子的作用。所以PSA并不是什么彻头彻尾的坏家伙。没有它,人类社会就将不复存在了。
PSA检测的原理
虽然大部分PSA是在精液中发挥作用的,但是也有一小部分的PSA在诞生之后,能够长途跋涉,穿过前列腺上皮基底膜和血管上皮细胞,进入人体的血液循环。这就是抽血检查能检测到PSA的原因。
然而,正常情况下,能完成这一旅程的PSA毕竟是少数。
一旦前列腺癌产生,前列腺腺泡和导管的结构遭到破坏,原本应该分泌到管腔中的PSA就大量的泄露到血液中。
因此,才有了通过血浆PSA值的高低来预警前列腺癌的方法。换句话说,只要能引起PSA入血增加的情况(良性前列腺增生、急性前列腺炎、尿储留、直肠指检、膀胱镜操作、前列腺穿刺、导尿、前列腺按摩、射精、会阴损伤,直肠损伤等等)都可以导致血浆总PSA增加,血浆PSA的升高也不等于前列腺癌。
发现PSA升高该怎么办?
对于初次发现血浆PSA>4.0 ug/L的男性,建议数周后复测一次。不过,如果发现血浆PSA>10.0ug/L,就需要高度警惕前列腺癌了,因为此时PSA的预测准确率可以达到接近40-50%。
与此同时,近年来前列腺相关影像学的进展也为前列腺癌的诊断提供了有力的帮助,因此,PSA检测的结果也需要结合前列腺B超和前列腺磁共振等影像学手段综合评价。
影像学的进展也为前列腺癌的诊断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最后,目前诊断前列腺癌的金标准仍然是前列腺穿刺活检。总体来说,只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前列腺癌仍然是目前治疗手段最丰富,预后较好的肿瘤之一。因此,发现PSA升高也不需要过分的紧张,及早去泌尿外科就诊,专业的医生自然会提供全面、综合的评估。